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论著 > 研究会收藏

探访深圳最大客家围堡古建筑群

2022-11-02 00:00:00.0

原创,作者:海燕


 

围堡唏嘘

 

我是城市文化之根

我是炎黄血脉传承

我是农耕国度最后的见证

我是将军故里

我是忠义家风

我是家园

我是乡愁

我要延续

……………………

 

【旅游口号】

“深港后花园,坪山慢生活”

 

在深港两个大城市的东北边缘,有这么一个使躁动安歇、使心智洞开、使道德启迪、使诗书飞扬、使艺术灵动的空间,是移民游子、芸芸众生的家园、乡愁。这就是坪山(坑梓)。

坪山(坑梓)位于深圳东北部边缘,与惠阳接壤是深圳的边远地区,也曾是龙岗区的边远地区。飞速发展的深圳,落下了它,或许是坪山(坑梓)人、深圳人的福气也说不定。世属罕见的客家围堡古建筑群免于推土机的倾轧有幸保存下来了。清末以来三百年间,闽、粤、赣三边的客家人因"迁海复界"之机迁徙来此开基立村。先民在方圆三十三平方公里内,沿着弯曲的名曰“阿婆叫沥河”和“大沥河”流域修建了大小四十五座客家民居建筑。其中二千至一万六千平米不等的大型围屋就有十六座。这里有深圳最古老的民居建筑新乔世居,始建于的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距今二百六十五年。有保存最完整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龙田世居建成于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距今一百八十一年。龙田世居被国内外建筑界专家认定是“世界建筑精品”.“世界建筑瑰宝”;被深圳建筑专家誉为深圳民居建筑中“精品之中的精品”。这个古建筑群在珠江三角洲乃至全国天下无双!

坪山(坑梓)客家围堡群也是深圳最密极、数量最多、体量最大的文物群,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这些耸立在坪山地界的大型围堡,个个都是“京基100”,足见清末三百年间,此地经济发达、文化繁荣。

坪山客家围堡古建筑群还是祠堂群。是溯源传统文化的长廊。在每个围堡的中轴线上都设有祠堂(分下堂、中堂、上堂,上堂即祖堂供奉祖宗牌位)。逢年过节、初一、十五,族人必来祠堂焚香祭拜;婚丧嫁娶,宗族大事,必来祠堂禀告祖先。祠堂里的楹联是祖地、迁徙地的告白、家风的隐喻、微型族谱。年节期间,老一辈人会来到祠堂指着楹联向后辈们解意。祠堂是乡村的精神家园,传统文化的殿堂。唯有此地还保持中原习俗、河洛遗风!

每个客家围堡里都有故事,每个围堡都有英杰,每个围堡都有美食。让我们围坐在月池边上,一洗身心尘埃,捧一品客家茶果,听一曲客家山歌,将客家米酒一饮再饮......

(❁´◡`❁)*✲゚*

建筑

客家围屋似城堡

枪眼炮台布置好

池映日月交辉映

骑马楼上童稚跑

前巒後幛拥宗祠

右虎左龍护家宝

永留青史光耀祖

世代流芳育英豪

【大万世居】

 

大万世居坐落在深圳市坪山区马峦街道大万路33号坪坏社区西南的客家村 ,为古堡式客家围龙屋建筑。建于清乾隆年间(公元1791)年,规模宏大,占地1.5万平方米。平面呈方形,四角建有炮楼,正面有大六楼,均为高高的围墙相连,围墙上有走马廊相通。围龙屋大门向南,门楼上塑有"大万世居"4个大字。大门前为禾坪,再前是月形池塘,禾坪侧仍保留有旗杆石。

【龙田世居】

 

龙田世居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龙田街道龙田社区田段心(深汕高速公路旁),朝向北偏西45度,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由黄氏六世始祖黄奇伟及后人历时三十多年建成,面宽65米、进深73米,占地面积为4745平方米,由三堂四横加外围、四角楼、两横屋、护寨河等组成,后围成弧形,门前有禾坪,禾坪前有宽16米的“凹”字型护寨河。围屋为夯土墙,土木结构,尖山式灰瓦顶,是一座清代大型四角楼客家围屋。整体保存完好。1987年被列为宝安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7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摘自《国家文物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

 

【新乔世居】

 

新乔世居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秀新社区秀新居民小组,朝向南偏西35度,由黄氏三世祖黄振宗(昂燕公)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建成。面宽95米,进深87米,占地面积约有8480平方米,平面布局为三堂四横四角楼一望楼结构,后有化胎和围龙屋,前有禾平和月池等组成,两边有带山墙的转斗门楼,正门额上有“新乔世居”石匾,一进有天街,当心间为黄氏宗祠,三进两天井结构,祖堂前挂有“文魁”、“恩贡”等牌匾。围屋为夯土墙,土木结构,灰瓦顶,一字清水脊,是深圳地区保存较早的典型客家围龙屋,现整体保存较好。(摘自《国家文物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

【长隆世居】

 

长隆世居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金沙社区金沙居民小组,朝向东偏南45度,由黄氏梅峰建立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面宽83米,进深75米,占地面积为6485平方米,平面布局为三堂四横四角楼结构,前有禾坪和月池等组成,两边有转斗门,正门额上有“长隆世居”石匾,一进有牌楼、天街,当心间为黄氏宗祠,三进两天井结构,围屋为夯土墙,土木结构,灰瓦顶,一字清水脊,是清代早期的大型四角楼客家围屋,整体保存较好。(摘自《国家文物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

【青排世居】

 

 

 

 

 

 

 

 

 

 

 

 

 

 

青排世居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金沙社区青排居民小组,朝向南偏东15度,建于清代早期,面宽121米,进深66米,占地面积为8086平方米,由三堂四横六角楼组成,该围屋形制比较特别,屋前并没有禾坪,墙基下直接连到半月池。前厅内屏风门上有“礼耕义种”木匾,一进有天街,东边间为黄氏宗祠,三进两天井结构,发现多处清代早期建筑构件柱础,围屋面开两大门,条石基、夯土墙,土木结构,灰瓦顶,是一座清代早期客家角楼围屋,整体保存较好。(摘自《国家文物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

【廻龙世居】

 

 

 

 

 

 

 

 

 

 

 

 

 

 

 

廻龙世居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金沙社区新横居民小组,朝向南偏西35度,由黄耀青建立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面宽48米,进深32米,占地面积为1880平方米,平面布局为三堂两横四角楼结构,前有禾坪及半月池组成,池塘两边树有旗杆石,当心间为黄氏宗祠,三进两天井结构,门额上有“廻龙世居”石匾,围屋为夯土墙,土木结构,灰瓦顶,船形屋脊,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客家四角楼围屋,现整体保存较好。(摘自《国家文物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

【荣田世居】

 

 

 

 

 

 

 

 

 

 

 

 

 

 

 

 

荣田世居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金沙社区田脚村,朝向北偏东45度,建于清代中期,面宽77米,进深约60米,占地面积为4820平方米,由三堂两横四角楼(除东南角楼损坏外,其他三个角楼保存完整),前有禾坪和月池等组成,门额上有“荣田世居”石匾,一进有天街,当心间为黄氏族宗祠,三进两天井结构,围屋为夯土墙,土木结构,木梁架灰瓦顶,是一处清代大型较典型客家围屋,整体保存较好。(摘自《国家文物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

【龙湾世居】

 

 

 

 

 

 

 

 

 

 

 

龙湾世居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龙田街道龙田社区大水湾居民小组,坐东北朝西南,西偏南45度,始建于清代乾隆辛丑年(1781年),面宽70米,进深85米,建筑占地面积为6350平方米,由三堂两横四角楼、一望楼、两边有转斗门楼,前有禾坪和月池、后有围垅等组成,月池两边立有旗杆石,正门额上有“龙湾世居”石匾,门下角有狗洞,二门牌楼一进有天街,当心间为黄氏宗祠,三进两天井结构,围屋为夯土墙,土木结构,灰瓦顶,是一处清代早期典型客家围垅屋,整体保存较差。(摘自《国家文物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

【盘龙世居】

 

 

 

 

 

 

 

 

 

 

 

 

 

 

 

 

盘龙世居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龙田街道老坑社区老坑居民小组(吉祥路旁),坐西北朝东南,南偏东20度,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面宽57米、进深35米,占地面积为1780平方米,由三堂两横四角楼、前有禾坪和月池等组成,当心间为黄氏宗祠,门额上有“盘龙世居”石匾,上有年款说明该围屋清同治甲子年(1864年),围屋为土木结构,夯土墙,木梁架,灰瓦顶,是一处清代传统的四角楼客家围屋,整体保存较好。(摘自《国家文物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

【城肚内围】

 

 

 

 

 

 

 

 

 

 

 

 

 

 

 

 

 

 

城肚内围位于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秀新社区城肚居民小组,坐东南朝西北,西偏北35度,始建于明代,占地面积约16428平方米,除正中的宗祠保存尚可外,城内建筑大多损毁。正门两侧残留部分围墙,高度约为5米。两边的角楼高约四层,保存较好;城内主要有四横四纵巷道,水泥路面,古建筑为土木结构,外围墙是夯土构成,是曾有一定规模的客家围城,整体保存尚可。(摘自《国家文物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

【丰田世居】

 

 

 

 

 

 

 

 

 

 

 

 

 

 

 

 

丰田世居,位于深圳市坪山区横坪路旁。建于嘉庆四年,三堂的围堂屋,在屋外两侧成组加建四栋小型单元式住宅,建筑风格不完全一致。正面两角建有角楼,后侧无角楼。两侧单元式住宅自带三至四层炮楼。中堂左侧厢房设有灶台。正门向下堂一侧有匾题“南山旒秀”,南侧月塘紧贴横坪公路有较好的景观面。

【鹿岭世居】

 

 

 

 

 

 

 

 

 

 

 

 

 

鹿岭世居客家围屋位于深圳市坪山区碧岭街道上沙社区沙坑居民小组。占地2280平方米。建成于民国二十一年即1932年,由廖承恩、廖承珍和伯父廖绍福从大溪地打工赚了钱回到坪山修建。鹿岭世居大门上并没有“鹿岭世居”的石匾牌,而是将字凸出墙面;门楼上画着三幅画,都是以鹿为主题。鹿岭世居由一座碉楼,三排客家围屋,约18米高的五层碉楼被当地居民戏称为坪山的"京基100",顶楼能目测至方圆6公里至8公里,鹿岭世居该楼东面为坪山小盆地,西面是三洲田山地,能居高远眺,易守难攻。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常有革命武装部队在此驻扎,可驻扎300余人,因内建有一座五层楼房俗称五层楼,建成后,系当时坪山最高的楼。鹿岭世居的每个房子门楣、窗上都有鹿、小溪、山岭的图案,有诗句,有书法,字体清晰可辨。鹿岭世居具有浓郁的侨乡风格,据说是客家围屋形制向现代居宅过渡的版本。

【嘉绩世居】

 

 

 

 

 

 

 

 

 

 

 

 

 

 

 

 

廖氏嘉绩世居位于深圳市坪山区碧岭街道沙绩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987年廖氏族人予以重修 。整体建筑为一围四碉楼三堂二横式。朝向东偏北40°,通面阔81米,进深72米,占地面积5832平方米。前有月池和禾坪 。围楼正面辟三门。倒座深8.7米。其后面是宽6.3米的前天街。其后是三进二天井的祠堂。前堂三开间。凹式门。抬梁与穿斗结合式梁架,鼓形石柱础。中堂宽三间,进深二间。堂联为"嘉猷崇德先公得以兴家创业,绩伟丰功后世自当继承发扬" 。后堂宽九间。供奉神龛的上堂仅为一间,两侧八间用于居住。祠堂内梁架仍保留清道光年间彩画。祠堂之后有宽14.8米的后天街。其后依次是深4.4米的房屋一排和后围楼。后围楼已塌毁,仅存基址。祠堂两侧各有横屋一排,外围楼一排,保存完整 。横屋与围楼之间有宽5.9米的巷道。内外围之间,围、横之间均有道路相连。围四角建有角楼,用三合土夯筑而成。墙体有洞窗及枪眼。灰瓦,歇山顶。

【高家祠——吓陂村史馆】

吓陂村是高氏单姓村。高家祠建于1774年,距今274年。吓陂村是位于坑梓与惠淡水交界处的一个小小山村。环山独抱、曲径斗转,进村只一条小路,十分隐秘。抗日战争时期成为东江游击队的根据地、堡垒村。吓陂70口人有14人参加游击队,其中2名烈士。

 

 

 

 

 

 

 

 

 

 

 

 

 

 

 

 

吓陂村史馆也许是第一个把村史放进祠堂的村史馆。继吓陂之后,石灰陂老围宗祠文化展室几乎在同时建成。一开始耽心在祠堂动土会惊扰祖宗的顾虑也随之消散,人们以家史和家风为傲。2016年2月黄氏秀岭(世居)瑞宏宗祠重光、2016年4月新屋村罗氏宗祠重光,祠壁功名榜均镌刻村史、源流、祖训名贤。重历史,颂家风,赞英杰成为风气。

 

【将军故里——石灰陂老围】

 

 

 

 

 

 

 

 

 

 

 

 

 

 

 

 

 

 

 

 

 

 

 

石灰陂老围位于坪山三洋湖石灰陂村,为曾氏单姓村,占地面积三千平米,始'建于1758年(清朝乾隆廿三年),至今已有二百六十年历史。即是清代客家围历史建筑又是华南抗日名将曾生将军故里。曾生对祖宅怀有深厚感情。解放后,他每一次回乡都是先进祠堂,然后再入其祖居。之所以有深厚感情,除了儿时他常在祠堂玩耍外,更主要是本祠支持了他的革命活动。曾生建立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最先动用老围所有的土枪和两门小火炮。宗祠中厅,作军服厂,三兴堂左侧 “观音娘娘”室,曾一度是东江纵队 《前进报》社址。现在的《前进报》旧址曾是石灰陂家塾“知新书室”,曾生幼时在这里读过书。后来,东江纵队在“知新书室”办起医院。给指战员疗伤同时也给老百姓看病,故取名“平民医院”。

曾生在回忆录中谈到家乡:“坪山是我从小受到良好熏陶的地方,也是我从事革命斗争的一个基地。我在广州中山大学读书时,就常常回到坪山来进行破除封建迷信,宣传进步文化思想等活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占广州后,我在香港接受了党所交托的到敌人后方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重任,也是首先回坪山来组建抗日游击队的。坪山的人民不怕千难万险,不怕流血牺牲,坚决支持我们的斗争,坪山成了我们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最早建立的一个坚强的抗日游击基地。所以几十年来我对家乡坪山始终怀 着深厚的感情,对它十分热爱。”

石灰陂104口人有22人参加游击队,其中4名烈士。没有参加游击队的儿童、妇女、老人也都组织起来,为游击队站岗放哨、抬伤员运粮食,看护伤员、送情报。在坪山革命老区,这样的村子比比皆是。

曾、高两姓氏的家风了得。曾家是“大学家风”。曾氏祖先曾参是孔子的学生,《大学》是曾子所著,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之首;高家是“渤海家风”。高氏是姜子牙的后人,姜尚是千古名相、兵家始祖。所著《六韬》是武学七经之一。

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在孩童时期,都是在传统文化的环境中长成的。

 

(❁´◡`❁)*✲゚*

颂家风

家风传扬千百年,

后裔恭颂步前贤。

养性修身家声远,

齐家立业功德全。

治国安邦忠作首,

重教尊师孝为先。

牢记祖德长行善,

鸿图大展世泽绵。

 

 

 

 

 

 

 

 

 

 

 

 

 

 

 

 

 

 

 

 

 

(黄氏)“内八句”“外八句”

     “峭公别子二十一首”

(曾氏)“大学家风”“东鲁家训”

(薛氏)“理学家风”

(高氏)“渤海家风”

(罗氏)“豫章家声”

(卢氏)“汉儒世泽,唐相家声”

(光祖中学)“家国之光”

 

 

(❁´◡`❁)*✲゚*

装饰

诗文壁画亦沧桑

石刻镂空摆花窗

暖床绣帐尘埃坠

雕樑百子千孙藏

卷草墨迹斑驳叶

龙麟凤羽放幽光

石榴牡丹显迟暮

灰塑牌楼昔堂煌

 

 

 

 

 

 

 

 

 

 

 

 

 

 

 

 

 

 

 

 

(❁´◡`❁)*✲゚*

习俗

坪山原住民多是康熙八年迁海复界到来的移民。乡间仍然坚守中原习俗并移风易俗。春秋二祭、祠堂重光、添丁点灯、婚、丧、嫁、娶。各种酬神活动和隆重节庆必有舞麒麟到场。舞麒麟仅流传于客家地区。最隆重的祭祖是坪山大万村一百五十户祭祖、最隆重的闹的闹元宵是坪山二十个舞麒麟队争相登台。本地一年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有三十四个节庆。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盂 兰盆节、等等客家山歌、舞麒麟是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氏六世祖维琰公祠堂重光】

 

 

 

 

 

 

 

 

 

 

 

 

 

 

 

 

 

【坪山大万世居舞麒麟队】

 

 

 

 

 

 

 

 

 

 

 

 

【麒麟拜年】

 

 

 

 

 

 

 

 

 

 

 

 

 

 

 

 

【年初二,大万村妇女们在祠堂摆祭品】

 

 

 

 

 

 

 

 

 

 

 

 

 

 

 

 

 

 

 

 

【坑梓金沙谭公祖庙】

 

 

 

 

 

 

 

 

 

 

 

 

 

 

 

 

 

 

 

 

 

 

 

 

 

 

 

 

 

 

 

【新屋村罗氏祠堂点灯】

 

 

 

 

 

 

 

 

 

 

 

 

【金沙四大围到五世祖梅峯公墓地祭拜】

 

 

 

 

 

 

 

 

 

 

 

 

 

 

 

 

 

 

 

坪山龙田龙湾世居祭祖盆菜场面

(❁´◡`❁)*✲゚*

乡村宴席

【客家土菜】

坪山乡间有聚餐的习俗。或围村或家庭或几个家庭。祭祖拜山、祠堂重光、新屋入伙红白喜事、年尾团圆、元宵等必有乡间宴席。品种有客家土菜八大碗,九大碗、十大碗大盆菜是近年传过来的。

 

 

 

 

 

 

 

 

 

 

 

 

 

 

 

 

 

 

 

 

 

 

 

 

 

 

 

 

 

【大盆菜】

大盆菜,也称【新安盆菜】盛行于深港。春节、元宵、中秋节日庆典或嫁娶、祝寿添丁、酬神、宗亲祭祖诸项活动,各方亲朋戚友,团聚乡间,数百数千数万人饮酒庆贺,品尝大盆菜。这是深港沿袭七百多年的习俗。深圳下沙黄氏将盆菜发挥极致被上海吉斯尼世界纪录总部认证为【最大规模民间宴会】近年来,吃盆菜的习俗流传广州、东莞、佛山等地,也传至坪山。

 

 

 

 

 

 

 

 

 

 

 

 

 

 

 

 

 

 

 

 

 

(❁´◡`❁)*✲゚*

客家茶果

 

 

 

 

 

 

 

 

 

 

 

 

 

 

 

 

 

 

客家茶果品种全

有白有紅有扁圆

过节逢年蒸喜粄

迎親贺喜做糖丸

圆龍紅團乃稀品

艾果糍耙是上層

投親探戚名聲好

待客迎賓表誠虔

 

 

 

 

 

 

 

 

 

 

 

 

 

 

 

 

 

 

 

(❁´◡`❁)*✲゚*

客家黄酒

客家黄酒甜且香

不用添糖加点姜

鷂肉煎蛋裹中泡

坐月迎賓不平常

 

 

 

 

 

 

 

 

 

 

 

 

 

 

 

 

 

 

 

 

 

 

 

 

 

 

 

 

 

 

 

 

 

 

 

 

 

 

(❁´◡`❁)*✲゚*

交通

 

 

 

 

 

 

 

 

 

 

 

 

 

 

 

 

坪山距宝安机场 74公里 一小时15分钟

距南山中心区 65公里 一小时 10分钟

距福田中心区 55公里 一小时5分钟

距罗湖中心区 46公里 50分钟

(❁´◡`❁)*✲゚*

撰搞编辑:叶凌

封面摄影:黄锦波

图片来源:叶凌、黄志良、黄锦波、陈小澄、

陆洪亮、高泽和、甘秀勤、黄青、天龙尚人、深圳商报、坪山办事处等

题 头 诗:叶凌、高传瑞

旅游口号:郝建平

顾        问:刘丽川、张卫东

 

(❁´◡`❁)*✲゚*

关闭